Shandong Energy Storage Society
2024年,国家教育部发布了《关于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》。从通知中可以看到,教育部深入推进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工作,积极引导和支持高校开设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新专业。
通过分析,可以发现新增能源相关专业的院校高达97所,新增能源相关专业13门,分别是“储能科学与工程”、“新能源材料与器件”、“新能源科学与工程”、“可持续能源”、“能源化学”、“新能源汽车工程”、“能源化学工程”、“能源与动力工程”、“氢能科学与工程”、“智慧能源工程”、“生物质能源与材料”、“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”、“能源经济”。同时,在新增专业中,国内聚焦储能相关专业的院校21所,在山东省内新增开设能源相关专业的高校为6所,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-新能源材料与器件、山东科技大学-新能源科学与工程、青岛理工大学-新能源汽车工程、山东理工大学-新能源材料与器件、临沂大学-储能科学与工程/氢能科学与工程/生物质能源与材料、潍坊学院-新能源汽车工程。
这意味着,教育部高度关注国家能源战略和储能领域的发展,并鼓励高校在这一领域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。
首先,在具体的专业设置上,教育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和专业布局情况,对国家控制布点专业范围进行了动态调整。这种调整旨在更好地满足国家对能源和储能领域人才的需求,同时也体现了教育部对专业设置的精准把握和前瞻思考。
此外,通知中提到了储能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设立。储能科学与工程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,对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。因此,教育部支持高校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,有助于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储能领域人才,进一步推动能源领域的创新和发展。
最后,教育部还发布了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》,其中包含了储能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详细信息。这有助于高校、学生和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储能领域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,从而更加精准地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。
教育部通过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,对能源以及储能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。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,也有助于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储能领域人才,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